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院办学特色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方向,2025年9月7日,国际传播学院“院长书记面对面”家校联盟活动顺利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陈欣杰担任主讲人,院长刘光磊、院长助理杨晨及全体辅导员出席活动,与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家长齐聚一堂,共话学生成长与发展,携手为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养凝聚家校合力。
活动中,陈书记重点解读了学院“课堂教学+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学科竞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该模式通过“理论奠基—实操提升—实战积累—竞赛赋能”的全链条设计,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课堂教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模拟实训中心强化技术实操能力,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积累行业经验,学科竞赛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创新与竞争能力。
随后,刘光磊院长代表学院对家长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围绕学院育人理念、专业布局及核心培养模式展开详细介绍。他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传媒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学院始终紧跟行业趋势,将AI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致力于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针对传播学专业,陈书记介绍道,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立足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球化,旨在培养具备良好思想素养、掌握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拥有扎实融媒体业务技能的人才。毕业生可在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网络与新媒体、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策划营销、网络视听、媒介经营等工作,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在互动提问环节,家长们围绕孩子的专业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实习资源等问题积极提问,其中多位家长关注“广播电视编导”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的区别。对此,刘光磊院长及杨晨院长助理结合家长关切耐心解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侧重传统与现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全流程创作,聚焦策划、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能力培养,强调艺术审美与技术实操的融合;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则以新媒体平台为核心,聚焦短视频、直播、新媒体内容运营等新兴领域,更注重技术应用与媒介融合能力的塑造。现场,书记、院长及院长助理对家长们的疑问逐一回应,用详实的内容消除家长顾虑。
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学院的培养体系与专业特色,尤其是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了清晰认知,未来将积极配合学校,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此次“院长书记面对面”活动,不仅搭建了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更明确了协同育人的方向。国际传播学院将持续推进家校合作,以“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为抓手,紧扣行业需求,为培养更多优秀传媒人才保驾护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37983820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