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国际传播学院迎来了一场学术与创意交织的盛会——2021级毕业生毕业答辩会顺利举行。这场答辩会不仅是对毕业生大学学习成果的严格检验,更是他们展示专业素养、迈向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来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们齐聚一堂,用各自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答辩会正式拉开了帷幕。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在汇报中用精心准备的PPT和视频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现了自己的专业实力。有的同学以美食宣传类节目为毕业设计,通过精心挑选的访谈对象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展现了社会热点话题背后的故事;有的同学以城市宣传类节目为毕业设计,向大家展现了每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还有的同学以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为毕业设计,向大家展现了红色革命背后的故事和精神。他们在展示过程中,不仅展示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成果,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在主持技巧提升、情感表达把握以及与观众互动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感受到了他们对播音与主持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们用自己的专业实力为我们展示了一部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他们通过镜头语言,巧妙地将故事叙述与视觉艺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们扎实的专业技能,更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从前期策划、拍摄取景,到后期剪辑、配乐制作,全方位展示了编导专业的创作流程和专业技能。
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们则立足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当下传播现象进行深入剖析。选题涵盖新媒体传播、跨文化传播、舆情分析等多个领域。有的同学聚焦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揭示了背后的传播机制和潜在问题;有的则研究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结合具体的影视、文学作品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在每位毕业生汇报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老师们首先对毕业生们的努力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表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塑造和情感传递上表现出色,不仅展现了专业主持人的风采,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显示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技巧。老师们特别提到了学生们在发音清晰度、语调的把握以及在表达不同情感时的准确度,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在专业学习上的深入和对细节的重视。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老师们赞扬了他们在作品的创意构思和制作水准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认为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部分作品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老师们指出,这些作品在叙事结构、视觉效果以及技术运用上都显示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至于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老师们认为他们的研究视角新颖,理论运用得当,能够将复杂的传播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对解决实际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老师们还强调了学生们在数据分析、案例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认为这些研究不仅对学术界有贡献,也对业界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同时,教师们也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方面,部分学生在内容深度的挖掘上显得不足,主持风格的独特性尚未足够突出;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一些作品的主题表达不够明确,叙事逻辑存在缺陷,技术应用上亦有待提高;传播学专业则面临研究样本不够全面、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部分论文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显得不够紧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从研究方法的优化到内容的完善,从表达技巧的提升到作品细节的打磨,无一不包,为毕业生们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此次毕业答辩会,不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检阅。通过答辩,学生们不仅展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积累和应用,还体现了在面对挑战时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语言魅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视觉创意、传播学专业的理论深度在这里碰撞交融,共同呈现出传媒领域的多元与精彩。它见证了毕业生们的成长与蜕变,也为学校的传媒教育成果做了一次生动的展示。相信在未来,这些毕业生们将带着在答辩中收获的宝贵经验和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37983820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