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代码:12623 招生批次:本科批
学院简介

新闻动态

国际传播学院举办2024年省级、校级质量工程与教改项目、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题答辩会

  • 时间: 2025-04-19
  • 作者: 戴莹

  2025年4月18日14时30分,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顺利召开2024年省级、校级质量工程与教改立项项目、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题答辩会。

  会议由学院院长助理杨晨博士主持,特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广州华立学院传艺学部部长戴剑平教授校外专家、国际传播学院喻名乐教授、田秋霞教授组成评审组,共同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把脉定向。国际传播学院项目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会议。

  2024年省级、校级质量工程与教改立项项目围绕新闻传播学科前沿趋势与区域发展需求,重点探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实践创新。5位项目负责人依次汇报研究计划:

  吴秀娟老师以《OBE理念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为题,提出以成果导向教育(OBE)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国际传播实践能力;

  王锐老师立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浪潮,在《AIGC背景下传媒人才数字素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中,探索传媒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邓伟浩老师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特色,在《高校粤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对接研究》中,推动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深度衔接;

  沙德芳老师的《扎根理论应用型高校口语传播数智化转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聚焦数智技术赋能口语传播教学,构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

  王馨老师的《美育浸润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在传媒专业教学中的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将非遗影像创作融入美育与课程思政,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

  评审专家对各项目的选题价值、创新性和可行性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侯迎忠教授强调“教学改革需紧扣行业前沿与区域需求,强化跨学科融合”;戴剑平教授指出“应进一步细化项目成果量化指标,突出应用型高校特色”。喻名乐、田秋霞教授从校本实践角度,建议加强院内外资源整合,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杨晨博士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答辩会既是学术研讨,更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员会。国际传播学院将以项目为依托,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数字素养与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注入新动能。

  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题答辩答辩会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湾区故事”为主题,重点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区域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

  骆智轩同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故事传播计划》进行开题汇报。该项目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计划通过实地调研、口述史采集、创意短视频制作等方式,挖掘并呈现大湾区红色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核。团队拟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矩阵,以青年视角讲述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文化在湾区青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创新,助力湾区文化认同与国家形象建构。

  评审专家对项目的选题价值、时代意义及实践路径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优化建议。侯迎忠教授指出:“红色故事传播需注重历史真实性与叙事创新性的平衡,既要坚守文化根脉,也要贴近青年话语体系。”戴剑平教授建议“加强与湾区红色场馆、媒体平台的合作,拓宽项目成果的社会辐射面”。喻名乐、田秋霞教授从校本资源整合角度,鼓励团队充分利用学院融媒体中心及实践基地资源,提升项目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杨晨博士在总结中强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学院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此次开题展现了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创新意识。国际传播学院将持续支持学生团队深耕湾区文化沃土,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使命,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型传播人才。

  (撰稿人:戴莹)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2025年4月18日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09:03:21